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动态  > 正文

“法律明白人”赋能基层社区治理

时间:2023-08-15 16:08:13     来源:苏州日报

□苏报记者 管有明 苏报通讯员 江紫卉

“法律明白人”是基层法治建设的有生力量。在姑苏区白洋湾街道,就活跃着这样一支由205人组成的“法律明白人”队伍。他们深入社区巷陌,走进市场园区,用喜闻乐见的形式不断提高群众法治观念。今年以来,这些“法律明白人”组织法治宣传活动35次,参与化解矛盾纠纷176件,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依法治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让法治理念在基层落地生根。


(相关资料图)

援法议事 做小区治理的“引路人”

“我们金筑社区的‘援法议事’活动,最初是从公共楼道内发展起来的。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金言小筑’特色品牌获评省级首批典型范例。”白洋湾街道金筑社区党委书记陈迎青介绍,为促进解决各类社会治理难题,社区逐步探索形成社区 “金言会议室”、楼道 “金言小筑”、广场“金言议事厅”三级援法议事阵地与“金领袖”“六必言”“小细节”“筑力筹”四位一体的援法议事机制。在此过程中,涌现出一些热心的“法律明白人”,俞福南就是其中之一。他今年69岁,深耕社区治理工作几十余载,深受居民信任。

今年6月,金筑家园的围墙改造议题搬上了“金言小筑”议事厅。“围墙改造从去年就开始筹划,由于当时存在一定安全风险而暂时搁置。如今风险隐患早已消除,如何再次获得居民支持是开工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启动此次议事会的主要目的。陈迎青介绍,为解决社区难题,俞福男主动挑起职责,耐心倾听、记录居民难处。他还拍着胸脯向居民承诺,“围墙改造不是一个人的事,是关乎大伙儿的事。我相信社区和物业会保障我们权益。”

“俞老的一句话胜过千言万语,我们相信他。”金筑家园居民代表王先生说,近期,在居民的全程监督和共同见证下,金筑家园陆步桥段的围墙改造终于完成。“我们不仅要搭建好小区的围墙,更要维护好社区与老百姓之间的心墙。”看到小区修复如新的墙面,俞福南感叹道。

小区是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今年以来,白洋湾街道大力实施“法治小区”建设,充分调动“法律明白人”积极性,以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赋能小区建设。统计显示,这些“法律明白人”今年共参与围墙改造、环境提升、广告整治等小区治理工作40余件,进一步在基层树威信、明事理、解纷争,以实际行动维护微小单元和谐稳定。

深耕调解 做家庭邻里的“知心人”

近期,领秀金品社区居民徐师傅与兄弟姐妹六人因父母遗产纠纷产生了矛盾,几方各执一词无法调和。他无奈之下,来到社区找“田站长”帮忙。他口中的“田站长”,就是“法律明白人”田建良,也是化解邻里家庭纠纷的行家里手。在他的多次沟通下,不睦的徐家兄弟姐妹终于愿意现场接受调解。

“从法理上来看,男女平等享有继承权,兄弟姐妹六人的继承权在同一顺序;从情理上来看,徐师傅多年来赡养老人,有力弘扬了传统的道德礼教和孝道亲情,应该在多分遗产的要求上予以考量……”“田站长”将生硬晦涩的法律条款娓娓道来,让当事人理顺、气顺、心更顺,最终达成了“徐师傅多分遗产,对其他兄弟姐妹适当补偿”的折中方案。在白洋湾街道调委会见证下,兄弟姐妹六人当场签订书面协议,并约定择日分割存款,完成房产过户与公证事宜。“原本棘手的遗产纠纷竟然在‘田站长’的只言片语中演变为‘一团和气’,我真佩服他!”调解成功的第二天,徐师傅送来锦旗再次表达感谢。

据悉,白洋湾街道注重挖掘和培育群众中的法治力量,积极吸纳“法律明白人”充实社区调解资源、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同时,这些“法律明白人”还采取“情法融合”“三心”“四宜”等新方法,推行现场调、电话调、线上调等新模式,为妥善处理居民“家长里短”搭建平台。统计显示,仅仅在长青社区,今年以来,以“法律明白人”杨泉珍为首的“老娘舅”调解队伍,就配合“海棠先锋”志愿者、网格员、社区民警等排查矛盾纠纷、及时有效处置风险隐患50余件。也正是因为有了“田站长”、杨泉珍等化解纠纷的“知心人”,辖区居民法治获得感不断增强,“不打烊”的调解服务早已深入人心。

学以致用 做普法宣传的“带头人”

近期,白洋湾街道组织了一场意义特殊的活动:辖区“法律明白人”代表与社区物业人员齐聚一堂,学习《民法典》时代背景下物业管理的法律规定,交流探讨社区居民的关心事。“小区管理一头连着物业,一头连着居民,两者都不可偏废。”活动参与者曹一帆感慨道。

曹一帆是金色里程社区的“斜杠青年”。他不仅是社区综治干事,也是社区“八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的副组长,还是社区最年轻的“法律明白人”。自知责任在肩,普法宣传成为曹一帆工作的重中之重。他定期组织法治文艺汇演,现身说法释法,在社区掀起普法宣传的热潮。同时,他还将所学法律知识运用到工作中,让社区的“乡音回廊”口袋公园、藕巷新村“平安驿站”等阵地都增添了一抹“法治”的底色,社区法治宣传阵地的利用率和群众参与度显著提升。“让法律能真正走进寻常百姓生活,是我们最想看到的。”曹一帆说。

藕巷新村于2011年建成,小区建设标准较低,目前已超过维保期限。近年来,该新村房屋渗漏情况有扩大和加剧趋势,引发居民投诉不断。前期,为配合完成“藕巷新村房屋渗漏水修复及小区局部环境配套设施提升项目”的前期调研与公示工作,曹一帆组织社区人员现场踏勘、入户宣传、座谈交流,持续倾听居民意见,从法规政策角度查摆隐患风险点,最终收集居民有效信息318份,居民赞成率达到100%,为项目后续推进打下了牢固的群众基础。

标签:

推荐文章